这个东南亚小国从来不避孕,人口也早已过亿,是全球最开放的国家。
图片
可人口数字飙升的背后,日子却越过越难。
这个越生越穷,越穷越生的国家,究竟经历了什么?
图片
菲律宾人口一个被“过剩”定义的国度,似乎是菲律宾最贴切的素描。
这里有过剩的人口,过剩的信仰,过剩的劳动力,以及由此滋生出的过剩的贫困与挣扎。国际社会曾预言,这个人口破亿的东南亚国家将迎来“人口红利”的春天。
图片
谁知十年过去,春天并未如期而至。本该是宝贵资本的“人”,反而成了捆绑国家发展的沉重枷锁。这个矛盾的国度,被一道道无形的锁牢牢困住。
在菲律宾,生命被视为上帝的恩赐。八成以上国民虔信天主教,他们的信仰深植骨髓,将避孕与堕胎视为对神的背叛。
这份观念直接塑造了一个惊人现实:平均每对夫妻生养超过三个孩子,生育率在亚洲独占鳌头。哪怕是更年轻一代,也承袭了这份“虔诚”,2024年的调查显示,过半年轻人仍认为避孕不道德。被奉为神圣的恩赐,在现实中却投下了沉重的阴影。
诅咒的一面,是早已不堪重负的土地。超过1.17亿的人口,大多挤在吕宋等主要岛屿上,首都马尼拉部分区域,每平方公里竟塞进超过七万人。结果是基础设施的全面崩溃,停水17小时成为日常,数百万人排队接水的景象司空见惯。
更棘手的是,本应成为发展动力的年轻人,超过六成处于失业状态。国内无法消化,他们只能像潮水般涌向海外,构成一支250万人的庞大海外劳工军团。
当初被寄予厚望的“人口红利”,从未转化成经济腾飞的燃料,反倒成了随时可能引爆的社会炸弹,将贫困的循环牢牢锁定。
不过,解开这把锁的希望并非无处可寻。在南部城市迪波洛,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试点项目,通过培训社区健康员,成功将当地避孕普及率从12%提升至37%。更根本的答案或许在于教育。
研究清楚揭示,女性受教育水平每提升一年,生育率便相应下降0.3个孩子。这表明,钥匙不在于自上而下的强制,而在于赋予个体,特别是女性,知识与选择的权利。
神圣之光还是束缚之墙对绝大多数菲律宾人来说,教会是生活的轴心。从巍峨的马尼拉大教堂到遍布乡野的简陋礼拜堂,它们不仅是祈祷之地,更是精神的灯塔与秩序的象征,其影响力在民众心中,有时甚至超越政府。
教会系统渗透到社会的毛细血管,掌控着全国七成的私立学校,从源头上塑造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世界观,其中自然不包括性教育与避孕知识。
但这座灯塔,也筑起了一道隔绝现代观念的围墙。2012年,当旨在推广计划生育的《生殖健康法》在国会讨论时,正是教会组织五十万信众走上街头,怒斥其为“杀人法案”。
尽管法案最终勉强通过,却有17个省份在教会压力下公然拒绝执行。这道墙不仅阻碍了政策,更将无数人逼入绝境。每年,超过一百万女性因恐惧教会谴责而选择危险的地下堕胎,其中近半是未成年少女。
再加上全球独有的禁止离婚的法律,信仰的围墙将无数个体的人生选择牢牢圈禁。
钥匙,或许在于国家力量与宗教传统之间艰难的博弈。前总统杜特尔特曾试图绕开教会,直接为六百万贫困妇女免费提供避孕工具。
此举虽招致激烈抗议,却也标志着一种寻求平衡的努力。当世俗的治理逻辑开始与根深蒂固的宗教传统正面碰撞时,即使步履维艰,也为墙上裂开一道缝隙创造了可能。
殖民的阴影为何挥之不去1946年,菲律宾摆脱殖民统治,宣告独立。它曾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,在战后五六十年代的亚洲经济浪潮中,一度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富裕国家。这份荣光,初看是解放的果实。
然而,独立的只是形式,而非结构。殖民者离开后,他们塑造的经济与社会模式却被完整继承下来。
西班牙人建立的“教会-大地主”剥削联盟,在独立后演变为5%的精英阶层控制全国80%耕地的寡头格局,无数农民流离失所,最终汇入城市的贫民窟。
美国人则将其打造成服务自身的“亚洲糖罐”和烟草农场,这种依赖单一经济作物和劳务输出的产业结构,一直延续至今,导致工业基础极其薄弱,制造业岗位寥寥。
现任政府规划中的棉兰老岛半导体园区,寄托着创造12万个高技术岗位的希望,这或许是菲律宾尝试挣脱历史枷锁,迈向产业自主的一小步,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。
在重重困境中,希望的火种并未完全熄灭。政府终于采取行动,将法定同意年龄从骇人听闻的12岁提升至16岁,为最脆弱的儿童撑起一把法律的保护伞。地方上小范围的公共卫生项目也证明,有效的干预能够改变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。
可是,与希望并存的,是一个正滑向沉沦的漩涡。联合国数据显示,儿童性侵率令人震惊,而菲律宾更是亚太地区唯一一个青少年怀孕率持续上升的国家。这背后,是社会肌理深层次的溃烂。
与此同时,生态系统也濒临崩溃:森林覆盖率从70%暴跌至20%,粮食越来越依赖进口,城市上空常年笼罩着三倍于安全标准的污染物。社会与自然的双重透支,正在将国家的未来推向危险的边缘。
结语菲律宾的命运,并非系于能否找到一把解开所有难题的万能钥匙。它的出路,在于是否有勇气与智慧,去同时面对并解开这些由历史、信仰和社会现实拧成的死结。
这条路注定充满磨难,但唯有如此,这个国家才可能将压得自己喘不过气的人口之重,真正转化为发展的力量。
信息源:《菲律宾人口破亿,是红利还是压力?》中国日报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加杠杆炒股,我爱配资网,互联网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