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面升级
在海外的玩表社群里,如果你说自己喜欢Christopher Ward(下面简称CW),不用进一步解释大家就知道你到底在说什么——你喜欢多边形表圈配一体式表链的钢王、你喜欢通过透底观赏打磨效果有特色的机芯、也喜欢100米防水、最后花几千人民币就能买到,没有太多心理负担。该品牌的明星系列 The Twelve 提供了这些价值,虽然这家英国制表品牌还有其他风格的表,但 The Twelve 是最能体现品牌特色的存在。近期该系列有新成员加入,厚度仅6.6毫米的 The Twelve 660 腕表,售价从11,925元港币起步,10月中旬开始预订。这是CW 目前第二薄的存在。
新作分为不同颜色、不同表壳处理、钢带或者橡胶带的八种款式,看上去黝黑的版本是采用了DLC 涂层来获得更纯粹的观感。相应地,售价也提高了一些。
Christopher Ward The Twelve 660 腕表
表壳:精钢(黑色款带DLC镀层)
尺寸:38毫米×6.6毫米
表耳跨度:43.3毫米
防水:30米
机芯:Sellita SW210-1 b 手动机芯
振频:28,800次/小时
动储:至少42小时
表带:钢链or橡胶带
售价:钢链款13,285港元
钢链款黑色14,260港元
橡胶带款11,925港元
橡胶带款黑12,350港元
但哪怕卖到1.4万港币,这价格通常也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,甚至让人怀疑其他品牌卖得这么贵,到底合理性在哪里?因为 The Twelve 在各个细节上依然能投注极大的精力。比如表壳,它不光用到常见的缎面拉丝+镜面抛光,在表圈的外侧底部增加了喷砂的饰面,在任何价位上这都是难得一见的做法,所以没看到实物前我不能想象它看上去奢华到什么地步。
表盘上的元素虽然简单,但并没有被简单地对待。时标和指针的多个切面呈现了不同的打磨方式,它们够长够醒目。表盘是磨砂的,但上面覆盖了一层透明清漆,有光泽,但绝对不是塑料的光泽。660的表圈比系列的其他款式更粗,所以盘面尺寸也比其他38毫米的表更小一些,加上超长的时标,看上去盘面被填充得较为饱满,很结实。
接着是 660 展示的新款表链。CW 首先把链节的厚度降低到2.9毫米,接下来新的表扣厚度也降到4.2毫米……注意,如果我观察没错的话,4.2毫米是表扣加上内侧钢片的厚度。而我的欧米茄 AT150 表扣加钢片是5.8毫米厚。这对我来说是重大利好,我真的不喜欢码字时,手腕和桌面之间塞入一个表扣的异物感。
这个设计也让表壳和表链一体性更强,表壳的突兀没那么强烈了,它往首饰的方向更进了一步。
机芯是在 SW210 基础上改进的版本,夹板造型改得更加现代,镂空的更明显。常见的鱼鳞纹被喷砂覆盖,进行镀铑处理,再加上缎面和钻石抛光,整体呈现冷峻的工 业感,很有个性。出厂日差是±15秒/天。
总体来说这块表除了防水仅为30米,不太符合系列传统,其他部份都至少保持了水准,甚至比以往还高一些。可能防水的降低也是做薄的代价之一,另外它也没有秒针、机芯没有自动陀,这两点也有利于做出品牌第二薄的成绩。
我认为两针腕表是相当重要的补充,如果不是防水仅为30米、限制了使用场景,这会是我首选的 The Twelve。 两针表的巨大优势, 首先是对时的时候,不用先等秒针走到0点再停秒了,这样节省了我一半的时间。其次,我也不用担心走时精度,每天的15秒误差在分针上是很难体现的。我的一切电子设备,比如手机的顶部dock从来不显示电量百分比,这样能戒掉电量焦虑,我能好好享受使用的快乐。两针腕表带来了同样的沉浸感,如果国内有官方渠道直接购买,而不是要找代购的话,它一定已经躺在我的购物车里了。
弓长工
足球迷、摄影小法师。周六在野外四处游荡。
点击下图进入精彩文章推荐
加杠杆炒股,我爱配资网,互联网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