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、家长焦虑普职分流,难题如何破解?此前,民革广东省委员会提交了《关于推进综合高中建设增加公办普通高中学位的提案》(简称《提案》),建议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改建扩建一批综合高中。
近日,省教育厅对该提案作出回应。根据答复,接下来,广东将开展综合高中特色办学,并在综合高中探索实践基础较好的地市开展综合高中试点。
广州、深圳、佛山等地已举办综合高中
2023年7月,教育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联合印发《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》,提出适应因地制宜推进职普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,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优质普通高中。
2021—2024年,广东共增加26万个普通高中公办学位。2024年,广东全省共有高中阶段教育学校1554所。高中阶段招生119.46万人,在校生333.32万人,毕业生99.64万人。其中,全省共有普通高中1192所。全省普通高中招生83.94万人,在校生235.46万人,毕业生69.64万人。
《提案》提出,我省普通高中学位数量占高中阶段学位数量比例总体偏低。建议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改建扩建一批综合高中。根据适龄人口入学需求,我省正进入高中阶段入学高峰,增加公办普高学位迫在眉睫。建议在公办普高学位紧缺的地区直接将部分中职学校转为综合高中,开设普高班,着手招收普高学生;同时有条件的地区新建一批综合高中,以满足群众对公办普高学位的迫切需求。
什么是综合高中?综合高中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对口升学为主、就业为辅的教学模式,在教给学生普通高中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同时,教授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。学校一般允许学生分流到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班学习,也可以在学校组织下参加普通高中或综合高中会考,可报考高等职业院校或普通高校。
省教育厅在回复中表示,广东正积极探索综合高中办学模式。2017年,广东出台《关于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若干意见》,明确推动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合办学模式改革,引导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教育课程,与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多形式合作办学。2022年,省教育厅等9部门印发《广东省“十四五”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》,明确创建一批人文、数理、科技、艺术、体育、综合高中等多种类型特色高中;鼓励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、学分互认、资源互通,积极进行普职融通的探索。目前广州、深圳、佛山等市教育局均在中职学校举办综合高中,将综合高中班列入招生计划,其中广州市2024年综合高中招收1100人、深圳市招收350人。
在答复中,省教育厅表示,下一步,将推进综合高中办学模式。开展综合高中特色办学,通过将部分中职学校转为综合高中等方式增加普通高中公办学位,深化普职融通,并在综合高中探索实践基础较好的地市开展综合高中试点,实施集团化办学和教育帮扶,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高中办学好的经验做法并予以推广。
将进一步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
《提案》还建议,深化高中阶段学校各项改革。调整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方向,构建区域内示范性普通高中与综合高中教育共同体,在日常管理、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校际帮扶;调整普通高中布局,均衡教育资源,推进现有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和特色化发展。
省教育厅在回复中介绍,广东深化高中教育教学改革。一方面,促进多样化有特色发展。加强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建设,打造学校办学特色;省建立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工作机制,组建专家团队研究制定省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指引,推动学校优化调整资源布局,由分层发展转向分类发展。另一方面,深化中考制度改革。印发《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》,完善指标到校机制;修订印发《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加快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。
省教育厅表示,接下来,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。组建专家团队研究制定普职融通特色课程指引,指导地市和学校开发校本课程。强化综合高中与高中阶段学校合作交流,开展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业贯通培养,建立协同育人机制。推动各地深化中考制度改革,进一步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,用好特色类型招生模式,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,不断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
《提案》还建议,推进高等学校办学体制机制改革。理顺高校分类和专业、学科结构,逐步增强省内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与高职院校融通合作;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高职类本科院校,将条件成熟的高职高专升格为本科院校,或将相关专业升格为本科专业,解决综合高中、中职学校学生对口升学问题。
省教育厅答复,将推进高校办学体制机制改革。加强普通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合作,开展专本协同育人试点,实现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;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层次职业学校,推动更多的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;持续扩大本科院校招收中职学校学生的规模。
南方+记者 马立敏
通讯员 邵启文
加杠杆炒股,我爱配资网,互联网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