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闲置的城市 “边角料” 变身活力空间,困扰居民的行洪痛点蜕变为滨水乐园,随着城乡人居环境“净优亮美”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,世运会赛事环境迎来品质升级…… 近日,天府新区多个城市建设项目集中竣工,以 “生态修复、功能优化、民生普惠” 的实践,为公园城市的画卷增添了动人色彩。
大湖堰“焕”新记:
从行洪痛点变滨水乐园
在天府新区华阳街道与正兴街道交界处,一条蜿蜒2100米的崭新生态绿脉——大湖堰项目,已然竣工。它北起沈阳路西段,南至龙马路,西邻剑南大道,东接锦江,不仅对区域水系进行系统性重构,破解了困扰区域的水患隐患,更以“河畅、景美、惠民”的实践,重塑了天府新区的滨水生活图景。
大湖堰项目以科学规划破局,新建生态河道,将原穿越现代五项赛事中心的河道迁出,于云龙路东侧汇入锦江。经过精准水文计算,河道设计防洪标准达五十年一遇。
“项目大部分采用了草坡入水式生态护岸,既确保了行洪安全和生态固土,而少量开阔区域设置浅滩漫弯,满足了市民亲水需求。”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项目以“一河四段”织就亲水生活网络:山水景观段依托地铁口打造“书山小径”;社区活力段密布花境小径与全民乐游节点;锦江生态段恢复湿地野趣。2.1公里滨河绿道无缝衔接锦江生态带,71%的绿地率与透水铺装、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,让市民在“春赏花、秋观叶”中体验低碳生活。
“边角料”焕新颜:
华阳锦江绿道左岸变身活力空间
近日,位于华阳街道兰桥尚舍小区外及白杨沟-伏龙廊桥段的两处华阳锦江绿道左岸节点,经过精心提升改造后正式向市民开放。
记者在现场看到,小游园里,乒乓球台整齐排开,一旁弧形廊架草木葱茏,为市民提供一处遮阳休憩空间;儿童游乐区色彩跳跃,滑梯、攀爬架等设施一应俱全。“以前这片空地荒废了,现在整得太巴适了,我们都喜欢到这里打打乒乓球。”附近居民张大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据介绍,此次改造不仅全面覆盖了原有裸土,铺上茵茵草坪,新增了景观小品,更精心打造了集休憩、娱乐、运动于一体的空间。锦江南岸另一节点,绿道以砖石重新铺设,路面平坦舒适。“项目融合了生态修复、空间重塑与功能优化等理念,构建出四季有景、层次丰富的生态廊道,满足了全龄段市民的多元需求,为市民提供了更安全、舒适的通行与休闲场所,悄然提升了区域的文化气质与艺术氛围。”
赛事环境大提升,世运风采添新韵
今年8月,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(以下简称“世运会”)将与成都市民见面,作为世运会赛事场馆的“生态后花园”,大湖堰项目紧扣体育主题,在紧邻现代五项运动场的 “动感地带” 区域,因地制宜设置多个休闲健身场地及绿阶坐凳,搭配林荫休息区,成为各个年龄段人群聚集的活力地标。这里既满足专业训练需求,又是市民日常健身的乐园,为世运会营造了绿色、活力的外围环境。
从城市“边角料”的焕新,到大湖堰从行洪痛点到滨水乐园的转变,再到为世运会营造良好的赛事环境,天府新区正以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,践行着“公园城市”理念,让市民在城市发展中享受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,一幅人、城、境、业和谐统一的公园城市画卷正在天府新区徐徐展开。
记者:郑晓凤、刘杰
编辑:周凡
加杠杆炒股,我爱配资网,互联网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