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8年3月23日,黄田坝机场的跑道上,歼-10战机划破长空的那一刻,总设计师宋文骢和总工程师薛炽寿紧紧相拥的画面,成了中国航空工业的经典瞬间。谁也没想到,这款国产三代机的首次实战舞台,不是东北的雪原对抗米格,也不是东海的碧波对峙美日舰队,而是在南亚次大陆的天空——它用机翼划出的航迹,直接戳破了印度教民族主义的膨胀野心。
歼10总师宋文骢与试飞员雷强紧紧相拥
歼10总师宋文骢与试飞员雷强紧紧相拥
巴基斯坦的“泄密式采购”
歼-10在印巴空战中的表现,让巴基斯坦彻底成了中国武器的“头号迷弟”。这不,巴方官员最近嘴皮子一松,直接把采购歼-35的底裤都抖了出来:40架五代机、空警-500预警机、红旗-19防空系统打包带走,飞行员已经在中国培训,2026年就能列装。更绝的是那句“首批国际用户之一”,等于明牌告诉世界:买歼-35的可不止我们一家!这要搁国内,估计保密部门早就提着四十米大刀追杀了,但面对合作方这种“热情宣传”,咱们也只能苦笑摇头——毕竟人家总理谢里夫需要这句“在我的领导下完成采购”来刷政绩啊。
展开剩余74%被巴基斯坦击落的印度阵风战斗机
被巴基斯坦击落的印度阵风战斗机
印尼的“左右横跳”
就在巴基斯坦高调官宣的同时,印尼突然放风要买土耳其的“可汗”五代机,搞得人一头雾水。要知道上个月他们还在认真评估中国的二手歼-10C,连飞行员来华培训的计划都拟好了。这波操作背后藏着个不能说的秘密:法国人的“回扣经济学”。当年印尼采购阵风战机时,1.9亿美元的单价比歼-10贵一倍,但其中4000万美元/架的“隐形福利”让某些人根本无法拒绝。结果歼-10在实战中把阵风按在地上摩擦,现在印尼只能硬着头皮演双簧——买歼-10保实力,买“可汗”保面子。
签约购买协议
签约购买协议
印度的“皇帝新衣”
印度军方最近放出一段视频:几名印军围住两名解放军战士,后者咬着手榴弹拉环宁死不降。印媒本想渲染“优势在我”,却意外暴露了中印军队的核心差异——儒家文化里的“死节”精神,是印度精英阶层最恐惧的东西。历史上,每当外敌入侵,印度上层家族的第一反应从来不是抵抗,而是比谁投靠得快。从英国殖民时期的“柴明达尔”地主,到现代军购中的腐败网络,这种“速降传统”让政府必须时刻营造“必胜幻觉”,否则统治体系会从内部崩塌。
军火市场的“暗流规则”
法国达索公司能把阵风卖出天价,靠的是明码标价的“贿赂套餐”;土耳其推销“可汗”时,打的也是“技术转让”的政治牌。但中国武器走的是另一条路:巴基斯坦用歼-10打赢空战后,东南亚国家突然发现,原来不需要花两亿美元买“镀金战机”,八千万的歼-10C就能把土豪装备揍出翔。这种性价比冲击,正在动摇西方军火商的百年霸权。
当年晋商给后金走私物资换来皇商地位,抗战时又有人想复制这套投敌公式,结果被历史碾得粉碎。今天某些国家在军购中搞政治投机,殊不知现代战争的胜负,早就不靠回扣多少决定了。当解放军战士咬住手榴弹的镜头传遍网络时,世界终于看清:有些民族的崛起,靠的不是账本里的数字,而是骨子里的硬气。
发布于:云南省加杠杆炒股,我爱配资网,互联网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